工作动态
▲近日,中国新闻网刊载《宜宾筠连:“公”“私”资金混用受处分长教训》一文,报道筠连县纪委监委以整治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乱象为切入点,针对专合社管理运行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全文如下
▲“作为村干部,却因自己工作疏忽大意,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个人账户的资金混合使用,违背了财经纪律,我已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长教训了……”这是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原西牛村村主任任某受处分后的自我检讨。
纪检人员开展账务清单核对
▲近日,筠连县巡司镇纪委整合力量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行问题集中整治,重点监督检查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在红星村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原勤丰专业合作社财务资料票据不齐,引起了检查组成员的注意。
▲发现该疑似问题线索后,镇纪委立即展开核查。核查组提取了勤丰专业合作社的银行流水,在查看银行流水时发现勤丰专业合作社账户多次与同一个私人账户产生资金往来。而这个私人账户正是原西牛村村主任并担任勤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某的。鉴于该问题指向明确,核查组赓即找到任某了解情况。
▲任某面对核查人员的询问,主动承认了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个人账户资金混合使用的情况。原来,任某在担任勤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期间,违反财务管理规定,将专业合作社账户中的资金与个人账户资金混合使用,分别用于村上修路和个人饲料、玉米经营的资金周转。2024年7月,任某因以上行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24年以来,筠连县纪委监委以整治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乱象为切入点,对全县5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26个,立案20件,处分20人,组织处理8人。
▲“案件查办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案件查办发现问题,找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空白,堵塞漏洞、填补空白……”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筠连县纪委监委已向相关涉案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等制度3项。
|